王涛:笔墨流韵风云卷,涛声浩荡展华章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7日 08:46

王涛,山东大学(威海)88级汉语言专业校友,目前从事金融行业,现任烟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行长。青岛平度人,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注册理财规划师、高级注册信贷分析师,先后在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烟台银行任职。曾任威海市青联常委、威海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威海环翠区人大代表、山大威海校友会副会长,被威海市政府调研室聘为“威海众智汇”智库专家,被山大威海商学院聘为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2003年荣获“山东省建行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4年被评为“威海市十大杰出青年”,2019年获评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2021年所主讲的党课《百年党史中的金融力量》获评山东省及威海市优秀党课,并被中共中央组织部选定发表在共产党员网供全国党员学习。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从汉语言到金融,从国有商业银行到股份制银行再到城市商业银行,从支行到分行、到省行、再到总行,王涛的人生是一个不断跨越领域、变更赛道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努力拼搏,超越自我的历程。在他身上,我们既能感受到源自汉语言的深厚文学涵养,亦能看到属于金融的精准洞察力和稳健决策力。

求学:青春自由地,自强自立成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王涛的大学时代,“自立自强”这个答案几乎是脱口而出。身为“老三届”的学子,他踏入校园之时,校区仅诞生一年,正处于新生发展的阶段。当时整个校区只有四个系,食堂、图书馆这些基础设施远没有现今的规模和标准。老师是新的,学生是新的,学生会和校团委也都刚初具雏形。王涛除了担任班长以外,还以学生身份被推选为首届校团委委员,和同住学生宿舍的老师们朝夕相处、替刚来到威海的青年老师搬家、把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摘抄下来放在自己的论文里……谈起这些青春往事,王涛依然如数家珍。正是这种“新”,让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和可能。

当时的条件属实不易,但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却仍是王涛心中有关大学最深刻的记忆。1988年,正值各种新思想、新美育观念涌入中国,这些新思潮与刚从高中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学生们激烈碰撞,点燃了他们对知识的热情和学习的激情。当时校区的师资力量比较匮乏,但总校给予了很大支持,总校中文系的王培元老师、陈炎老师,吉林大学的罗谦怡老师,大连理工大学的徐庆辰老师都先后来到校区授课,这些名师原本都是所在学校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导师,到新建校区来给一群本科生授课,对于王涛和同学们无疑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机遇,同学们都倍感珍惜,加倍努力学习。除此之外,这些优秀的教师团队中还包括当时校区的刘家相老师、张宇宏老师,现在南京大学任职的张玉来老师,现担任残联主席的程凯老师,以及当时深受学生喜爱的仵从巨老师。仵从巨曾在课堂上讲过法国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后来王涛给儿子起的乳名就叫戈多。第一个中文系主任宋乐永老师、第一个辅导员韩延伟老师、入党介绍人杨今才老师……王涛很感谢自己在大学时期遇到的恩师们,是他们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说到这些,王涛都充满感情、满怀感恩。师恩难忘,师生之情一建立就是一辈子,直到现在,他也仍与许多老师保持着联系,时常关心着彼此的成长与生活,共同关注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

身为中文系学生会主席,王涛在校时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创办刊物、成立诗社、开展中文系艺术节等等。第一届艺术节的压轴戏是由1987级中文系学生举办的话剧《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到了第二届,王涛从父亲单位借来录像机,并从市里租借历年奥斯卡的经典大片,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放映会。在那个文化娱乐相对匮乏的年代,这场放映会给很多同学留下了难忘且独特的记忆。在十周年校友纪念会上,王涛向中文系捐赠了一套放映屏幕及音响设备,这不仅是对母校的一份真情回馈,也是对那段青春岁月的深情缅怀。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望过去,王涛感慨万分。当年的威海校区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那种自由生长、蓬勃向上的青春气息至今感染着他。校区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历程,铸就了坚不可摧的校友纽带。这份情谊将永远伴随着他们,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工作:学海深无涯,浩然存正气

谈及自己进入金融行业的契机和后来取得的成就,王涛说:“首先是偶然,但在偶然中你想做成一些东西肯定有必然。”在他大四时,建设银行到学校来挑选秘书,而王涛作为主要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符合条件,于是他进入了银行行业,从此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尽管王涛的本科专业是汉语言,与金融领域相去甚远,但母校赋予他的缜密思维、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成为他快速适应并成长的坚实基石。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卓越的组织能力,他在毕业第二年就成为了建行威海分行的团委书记,26岁担任了荣成支行副行长,五年后又担任了环翠区建行的行长,成为全省建行最年轻的班子。因为业绩突出,他又先后被提拔到山东省建行公司部和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公司部任职。

面对初入职场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王涛选择静下心来、俯下身子,深入学习相关金融知识,坚持“先精业务,再通管理”的原则,逐渐成为了业内的佼佼者。他先后在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烟台银行工作,多年限、多岗位的工作经历,不仅赋予了他大型银行的广阔视野,也让他深刻体验了中小银行的创新活力,使他成为了一名金融领域的全面型人才。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校区的校训对他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学无止境追求的是一种时刻保持学习的姿态和能力,“终身学习、学无止境”的理念也一直是王涛的座右铭。金融行业的专业度极强,银行业务细分领域众多,运营、零售、信贷、风控、业务管理、战略管理、公司治理等诸多工作,每一领域他都认真学习研透,因此能够游刃有余地面对工作。同时,“气有浩然”也激励他坚守正直善良的品格,正如孟子所言:“养浩然之气。”王涛深知,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只有保持正直的品行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让他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寄语:逐梦踏浪行,扬帆赋新篇

“春风育桃李,秋果谢恩情。”在王涛眼中,在校区学习受教的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校区的精心培养,让他具备了成为一名合格员工和优秀管理者必备的个人素质;师长的谆谆教诲以及他们身上丰富的学养、严谨的态度、超拔的人格,影响着他的人生选择。与此同时,校区还为他提供了与众多优秀学子同窗共读的机会,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扶持,都是他事业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在母校的日子里,王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力量,为他的人生旅途提供了自信和动力。

作为校区校友会的副会长,王涛与母校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曾积极组织并参与88级中文系毕业十周年和二十周年返校活动,接待过众多知名校友。遗憾的是,由于疫情原因,三十周年的活动未能如期举行,但他依然怀揣对四十周年活动的期待与热情。他深知,校友与校区之间是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命运共同体,母校兴则校友荣。这份深厚的情感纽带,让王涛更加坚定地致力于推动校友与母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年轻的学弟学妹们,王涛有三句肺腑之言:一是珍惜学习时光,永葆学习热情;二是在最好的年华里做让自己无悔的事;三是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学会为人处世之道。他鼓励学弟学妹们广泛阅读,开阔视野,“多读书,读杂书”,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拥有丰富技能的多面人才。
   四十载风雨兼程,校区见证了无数辉煌与荣耀,现在的校区较王涛在校就读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感叹于母校的变化,也欣喜于母校的发展。对于校区的未来,他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在校区办学四十周年之际,王涛深情地对母校献上祝福:“光阴流转,授业之恩难忘;尺素寸心,师生情谊弥深。值此佳期,祝贺母校40周岁生日快乐!祝福母校越办越好、再创辉煌!祝愿母校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栋梁之才!”


【 作者:汪凡茗、单小平    来自:党工委宣传统战部    责任编辑:傅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