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军训优秀教官刘晓奇:军姿矫健练兵场,一片丹心铸军魂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7日 21:32

编者按: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坚持人才强军、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是实现强军梦的有力重要支撑。在党的强军思想指引下,自2020年起,经过招募、学院推荐、个人自荐等多种方式,威海校区筹备成立了一支由退役复学士兵、退役士兵专项计划研究生、军校转入学生、国旗护卫队、军事爱好者协会和学生骨干等组成的军训自训教官队伍。三年来,共有146名自训教官分别参与了2020级、2021级、2022级学生军训任务,他们淬炼军人意志、传递家国情怀,尽心尽力当好国防教育的“播种者”,用爱用情诠释了青春的使命和担当。

刘晓奇,山东大学(威海)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2022级军训优秀教官。2018年9月入伍,结业后于武警陕西省总队商洛支队机动中队特战排继续接受训练,在队期间曾获评优秀新兵、优秀义务兵、陕西总队2019年度极限训练勇士、优秀共青团员、四有优秀个人等荣誉。

九月骄阳似火,在热血翻涌的军训场上,军姿矫健、目光坚毅的刘晓奇在每个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两年磨一剑,而今又戎装,对刘晓奇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身份的转变,更是从军报国梦的坚持与延续。在这一梦想的指引下,刘晓奇不断磨砺自己的军人风骨,用满腔的热血锻造了铁骨铮铮的军人体魄。

军旅:矢勤矢勇多磨练,夙夜匪懈不容辞

从军报国梦的种子,萌发于刘晓奇的少年时期。每每看到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那些背如山脊、英姿飒爽的特种兵形象就深深吸引着刘晓奇的目光,让他倍感敬佩与仰慕。从那时起,从军报国梦就深深铭刻在刘晓奇的内心深处,成为指引他未来参军入伍的鲜红旗帜。初心无改是身躬,进入大学后,根植于刘晓奇内心深处的从军报国梦愈发强烈。在梦想的召唤下,刘晓奇最终选择顺从自己的内心,毅然投笔从戎,开启了军旅生涯。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进入部队后,刘晓奇意识到,真正的训练与入伍前的美好憧憬相差甚远:想象中英姿飒爽的部队生活,在现实中却是日复一日的出操、训练。刚入伍的一个月里,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令刘晓奇手忙脚乱,同时,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也让他身心俱疲。然而,快节奏的训练模式要求刘晓奇必须尽快做出转变。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刘晓奇从自身思想入手,逐步端正自己的训练态度。从排斥到热爱、从疲惫到欣然接受,刘晓奇在这个过程中渐渐适应了部队生活,他意识到,“参军入伍是为了报效祖国、奉献青春,而不是为了度假、享福”。他将挑战视为对自己的磨练,愈挫愈勇,并在一次次磨砺中不断成长。参训期间,刘晓奇凭借出色表现获得了“优秀新兵”“优秀义务兵”等荣誉称号。

矢勤矢勇,贯彻始终。因为热爱,军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让刘晓奇记忆犹新,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6月份参加的“魔鬼周”极限训练。刘晓奇依然记得,那时在秦岭深山里,气候湿热,蚊虫众多,特战排小队连续七天都在接受超强度的极限训练。刘晓奇不仅需要佩戴头盔、背囊,穿防弹衣,而且还要忍耐暴雨、高温、蚊虫的侵袭。刘晓奇回忆道:“在试炼过程中,许多战士都因中暑而晕倒,我也是拼着最后一点意志力,才咬牙完成了整个试炼。”最终,刘晓奇因表现优异被表彰为2019年度陕西总队极限训练勇士。

铁骨铮铮铸军魂,满腔热血承初心。关于自己的军旅生活,刘晓奇是这样概括的:一是“以一家不圆换万家圆”,每当年关将近,战士们在上哨时看着营外万家灯火通明,虽然心中有一丝惆怅,但又感到无比自豪,因为战士们用自己的力量换来了这个地区群众的安居乐业;二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亲身体会部队生活后,他深切地感受到,在人民幸福生活的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努力与付出,这更加坚定了他忠军报国的理想信念。

两年的军旅生活让刘晓奇褪去了年少的青涩懵懂,逐渐锤炼出了军人的坚毅沉稳。当被问到如果重来一次是否还会选择参军入伍时,刘晓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是”,因为参军报国梦始终深植于他的心中,是他不断前进的初心和动力。

复学:初心不改再奋进,孜孜矻矻勤补拙

退伍不褪色,初心永不改。在结束军旅生活后,刘晓奇并未停止奋进的脚步,他重新拾起大学课本,回归校园生活。在刘晓奇眼中,从军人到学子,不过是奋斗的场地不同,而报效祖国的热情与忠心依然是相通的。

勤学补拙,学以致用。跨专业进入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后,面对全新的知识领域,刘晓奇表现出了充沛的学习热情。然而,对于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他来说,在短时间内学好这门专业并非易事。在第一学期的学习中,刘晓奇便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学习体系庞大,抽象难懂。他不仅要学习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还要把这些理论学实、学精、记牢,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二是难以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上机操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常常让他感到手忙脚乱,无从下手。面对这些挑战,刘晓奇也曾感到束手无策。但他深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必须动手实训,通过不断上机操作来化用所学知识,吸收实战经验。在经历一次次努力尝试后,刘晓奇逐渐适应了军人到学生身份的转化,也渐渐找到了学习专业知识的门道。他将自己的学习感悟归纳为一句话,“厚基础、重创新、强实践。坚实的知识储备和勤勉的学习态度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同时,勇敢地伸出实践的双手,在上机实训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军旅生活教会了刘晓奇服从命令;大学生活教会了刘晓奇大胆实践、勇于试错,他就像黎明前蓄势待发的雄鹰,正待飞往更广阔的天地。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部队时,刘晓奇是副班长,负责全班的内部事务;重返大学后,刘晓奇又担任了班长一职,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2022年3月,威海市疫情防控形势突然严峻起来。为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校区第一时间进入全封闭管理状态。面对紧张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刘晓奇闻令而动,主动申请加入学院学工志愿服务分队,为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290余名学生配送矿泉水、泡面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静止期。同时,刘晓奇还在校区超市、核酸监测点等地担任维护校园秩序等志愿工作,为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份温暖与保障。面对疫情防控这场无声的战役,刘晓奇以一抹志愿红的姿态再次诠释了“若有战,召必回”的军人本色。

在充满挑战的学习生活和为同学们服务的学生工作中,刘晓奇磨砺了“勤以补拙,一往无前”的意志,也越来越适应学生这一身份。初心不改,虽远不怠。他表示,“我将继续在学校生活中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军训:沙场点兵从容待,且看今朝后辈生

“进了特战的门,就是特战的人。出了特战的门,永葆特战的魂”,刘晓奇始终将连长对他说过的话铭记心头,并渴望用自己的热血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回归校园后,秉持“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的信念,刘晓奇积极响应号召,怀揣着满腔热忱再着戎装,成为一名自训教官。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2022年是刘晓奇担任自训教官的第三年。从义务兵到自训教官、从教官到营长,角色的转换意味着需要面对更多未知的挑战,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本次军训仅有八天,却要完成原本近一个月的训练任务,这让刘晓奇切身感受到了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训练什么”“怎么训练”都成为萦绕在他脑海中的难题。除了做好统筹规划工作,作为一名营长,刘晓奇还需要指导四营各连队的训练任务。从清晨到黑夜,刘晓奇一直奔走于四营各连队之中,陪伴学员开展训练;下训后,刘晓奇的工作还并未结束,他需要继续与各连队教官进行沟通,复盘当日学员的训练情况,并梳理其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改进方向。星移漏转,每当刘晓奇结束忙碌的工作,早已夜深人静,月明星稀。但对刘晓奇而言,紧迫的统筹工作和繁忙的训练任务并没有消磨他的锐气,反而使他愈加充满斗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始终坚信,挑战的背后就是机遇,是决定成败的试金石。最终,在他的带领下,四营获得了优异的训练成果:获评三个优秀连队、一个十佳方阵和一个优秀表演科目方阵。三年自训教官的经历锻炼了刘晓奇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也为他的大学生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担任自训教官的经历不仅是刘晓奇的成长蜕变之旅,更是一场以老带新的情谊之旅。“该工作时工作,该训练时训练,该玩就玩”,这是刘晓奇一以贯之的训练理念。正式训练时,刘晓奇以身作则,严格待人待己;在休息间隙,他则以知心学长的身份与学员谈心,详细解答学弟学妹们提出的困惑。有时他也会通过讲述在特战部队时的经历,来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部队生活。刘晓奇深知,面对高强度的训练,任谁都会感到疲惫,因此在这场热忱传递、青春启程的军训过程中,他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激励大家迎难而上,陪伴新生们上好“大学第一课”。

训期虽短,但每一帧画面都被刘晓奇装进了记忆的匣子里。“面对自训教官们坚定的服从意识和严谨的作训态度,我坚信,在每一届自训教官的助力下,军训自训模式定能继续延续下去,带领更多学生锻炼体魄、磨砺意志。”刘晓奇坚定表示,只要学校需要,他还会继续从事军训工作,助力新生熟练掌握军事技能,为新生顺利融入大学生活保驾护航。

未来: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

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10月16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在新思想、新目标的指引下,中国青年作为祖国最积极、最富朝气的中坚力量,正靠着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刘晓奇表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外化为实干经验,做到学以致用。面向未来,刘晓奇希望成为一名直招军官,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投身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实现科技兴军贡献力量。在对学弟学妹的寄语中,刘晓奇提到,“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为国之所需”,同时,他也呼吁同学们响应征兵号召,积极参军入伍,为实现强军梦贡献力量。

每当洪亮的口号声在军训场上响起,刘晓奇总会下意识挺直腰板。军旅生活磨砺了刘晓奇的军人气质,尽管已经退伍,但军人思想始终贯彻于他的大学生涯,并指引他再次穿上戎装成为一名自训教官。“一日着戎装,终身图报国”,相信未来,刘晓奇定能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实现自己的参军报国梦,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